杂志首页 | 第1期 | 第2期 | 第3期 | 第4期 | 第5期 | 第6期 | 第7期 | 第8期 | 第9期 | 第10期 | 第11期 | 第12期 | 第13期 | 第14期
棋谱仓库VIP会员+弈天黄金会员160元
注意:二合一卡为充值卡≠用户名,需要在弈天客户端和本站棋谱仓库分别登录后充值
首页 | 棋谱仓库 | 棋谱下载 | 动态棋盘 | 象棋赛事 | 象棋资讯 | 象棋视频 | 象棋图片 | 等级分表 | 棋手资料 | 东萍商城 | 直播室
-=> 公告信息
注意:本站内容与下面百度广告无关 微信:dpxqcom QQ号:88081492 QQ群:75115383 淘宝:hldcg 新浪微博:东萍象棋网 点击查看本页二维码
-=> 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东萍商城
-=>【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 第八期
-=> 本期文章
江苏朱晓虎 先负 上海胡荣华
我的学棋之路(十、最佳搭档)
网络象棋 与时俱进 —-《百20》前言
孤相救驾
谜语
择日再战之——上兵伐谋
笑话
寿光象棋四十年
杀手的风采
湖北李望祥 先胜 江苏徐超
绝顶演三英战吕布
一个棋迷眼中的棋院和棋协
小钓鱼
弈天2005春季赛决赛
决战前后之——高手高手高高手
吃亏是福之——局里笑声局外道
点评象甲
头把交椅之——一盘输棋镇东街
心态的较量——象甲鄂沪之战观战记
七子背后(二)
七子背后(三)
倾听象棋的猫
颠峰对决,杀机玄妙
七子背后(一)
“汤沟杯”象棋赛落幕
难忘的一局
新中国棋坛最有影响实力派人物大观
抓住弱点,攻如闪电
参赛日记
中国古代象棋具收藏与欣赏
下一站的美丽
象棋史话
本期制作人员
第三届蔡伦杯暨梁山天王赛决赛报道
任云排局专栏
基本杀法的妙用
基于神经网络的象棋软件的初步构想
小小象棋看人生
孤独星(月将)-和-密迹金刚(月将)
互斗心阵巧相识
神机妙算
车炮妙用之攻击角车(一)
中炮急进中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15-21
浅谈象棋软件的发展方向
志弈(9段)-负-总教头林冲(9段)
一则有趣的排局
棋谱的魅力——我的反宫马情结
-=> 快速链接
【诗情画弈】棋谱的魅力——我的反宫马情结                  ◇文『邹郎』

棋谱的魅力——我的反宫马情结

[ 作者:邹郎 | 更新时间:2005-05-10 | 浏览次数:28298次 ]


  我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全新的《反宫马专集》和它的海外版《夹炮屏风》,轻轻地翻开它们,那些我“最爱打的老谱呀”,三年来的心血,到今天逢中炮必称反宫马,这其中,有多少旁人无法理解的感情呀。


  在我买第一本《反宫马专集》之前,大约也有十几本棋谱,看得不多,上网下棋却很多,常常一连奋战几个钟头,结果也没出什么名堂来。应该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江西的棋谱收藏家华铨伦老先生那买了一本《反宫马专集》,从此以后,并和反宫马结下不解之缘。


  我最初印象中的反宫马是在基地城市,在反宫马下输得一败涂地。从那时起,有了点反宫马恐惧症,先手遇反宫马往往不知所措,所以我第一次买《反宫马专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找反宫马布局的“罩门”,后来可谓是误入棋途,逐渐喜欢上反宫马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反宫马专集》的主角是反宫马,中炮是其对立面,在这种程度上,不但找不到反宫马的“罩门”反而觉得反宫马布局是那么的优秀。


  到大学毕业以后,打了许多反宫马的布局谱,长久的实战也就能入大雅之堂了。前些时候又跟华老先生订了一批五百元的棋谱和象棋杂志,里面又加一本《反宫马专集》和海外版的《夹炮屏风》,前者是应朋友之邀代购一本,后者则是为了一偿珍藏之癖,无他,不过乐在其中而已。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对棋谱如此的着迷,两三年间,我收集了几百本象棋谱,上千本象棋杂志,花费了数万元。也许经济问题暂时不成问题,但我往往置疑于自己的狂热,正如人们一般的疑问,这么多书,你看得完吗,藏书的人常这么回答,买了的书就一定要看完吗?正如衣服不可能到全部穿破才去买新的,买了的衣服不可能要全部穿破它,藏书家对于书的狂热,也许可以从一些靓丽的女孩对商厦华服的迷恋和追求中得到一些共鸣吧?


  与我虚伪地爱着文学相比,我似乎更爱书多一些,坐拥书城的感觉对我来说是那样地快活,而我又那么地爱棋,爱在对弈中感受那种求胜的意志和成功的喜悦,那么说棋的书能不让我着迷吗?不爱棋谱就不能说真正地爱棋,因为棋谱是棋艺的精神传承,远自五百年前的《金鹏十八变》,近自今天的《反宫马专集》,它们记载着多少代棋手的心血,正如热爱生活就不该遗忘历史,真正爱棋的人就一定不会冷淡这些记载着棋艺历史的棋谱。


  每每我抱回一叠新棋谱的时候,我总是那么地迫不及待,每每我打开一本新棋谱的时候,我总是那么地流连忘返。在《和你在一起》的电影里,陈凯歌主演的“余教授”在音乐课上说,作为音乐系学生,他们当年听维瓦尔第的《四季》,就仿佛是有“一个秘密,一个和音乐之间的秘密”。当我想起这个比喻的时候,感觉有一些莫名的得意,我们也有一个秘密,当我们在打那一本本钟爱的棋谱的时候,就是与我们所热爱所敬仰的棋手之间的精神交流,它们是那么的神圣,又是那么的神奇,却又妙不可言。


  古人读书,常有“对影成三人”之感,三毛读书说,里面有作者,有金圣叹,有三毛。读书至乐在于心理共鸣,“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而后方是“代言”,方是“求知”。读棋谱亦然,当棋艺妙到毫颠处,会心一笑,当沉迷棋局如堕五里雾中,作者一子惊醒梦中人,其间乐趣,不可对外人道。


  常听人非议棋谱。时则是该谱系抄袭,时则是该谱系拼凑,时则是该谱无主要内容,时则是该谱内容无关轻重,时则是该谱疏漏甚多,时则是“《发阳论》第一题,黑先黑死”。无可置疑地,这些情况都是存在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棋谱市场上凑合之作亦比比皆是,然则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它们的看顾,每当我想起一些卧在病榻上的棋手,辛勤的耕耘创作出来的一本本排局谱,我就找不到任何非议它们的理由,面对劣谱,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瑕不掩瑜”的感叹了。


  或者又试想,时至今日,当我们翻开《反宫马专集》,可取者几多?里面只有十来步开局,我可以肯定,除了对未谙开局的初学者略有裨益之外,一般的爱好者能学习到地方一定十分有限。象棋实战的能力最初表现在开局,然而最终决定的却是残局,只有残局好中局才有力量,中局有力量开局才有用武之地,中局有力量才能反过来深入地理解开局,否则开局的谱着不过是花拳绣腿罢了。这就是我肯定《反宫马专集》在今天作用并不大的原因。然而当它刚出版的时候,却一场沸沸扬扬,何解?因为当时这样的专集探讨全世界绝无仅有,并且长时间里,反宫马作为一种非理想的开局仍处于一种僻荒的境地,而胡荣华却是通过大量的中局分析演变和研究才定下这些今天看起来习以为常其实却是深入人心的开局谱着的(即必须中局有力量才能真正发挥开局谱着的威力)。曾经有棋友说,围棋谱较好的还是早些年日本棋院编写的作品,因为日本民族天生就有对艺术和事业的某种执著和自尊,因此日本棋院的棋手所编写的围棋资料几乎都是无偿的棋艺贡献,相当地负责且不求经济利益。我相信写《反宫马专集》时的胡荣华大约也如此吧?谱着虽不多,但一招一式却是真正做到一丝不苟,力求精致。即如此,作为一个忠实的棋迷,当我们有幸见到这本棋王多年心血的结晶的时候,如何不为其深深感动呢?


  棋谱是“很好很好的”(李文秀语),我也“喜欢”,可喜欢又能怎么样呢。我父亲见到一摞摞良莠不齐的象棋谱的时候,一声感叹,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虽然我们都知道棋谱可以读一辈子,但我们不能肯定将来能带着它们过多少年,终于,我们忍不住地思考,等我们百年以后,这些棋谱怎么办呢,是让他流散到社会中,再让下一代像我们这样的痴迷于棋谱的人们再去收集,然后来一个轮回吗?还是努力生养出一个象棋大师让它们成为家传秘谱吗?我忘不了曾经在垃圾桶旁边见到惊心的一幕:我在高中三年以每月仅有的十元零花钱收集的几十盘音乐磁带,在大学毕业前夕,发帖子说赠送他人,后来有一个学生来取了,我的心态当时特简单,谁喜欢谁都可以拿去,只要它们继续有人听着,就不算浪费了。很遗憾,事隔数日,在师弟宿舍楼的垃圾桶边竟见到我珍藏多年的磁带,后来我再次遇到那个来取我的磁带的人,他说,我试了试,不喜欢,所以就扔了。更遗憾地我又想到另一个故事,三国演义里说:“华佗在狱,有一狱卒,姓吴,人皆称为“吴押狱”。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华佗。佗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于世。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书,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吴押狱大喜曰:“我若得此书,弃了此役,医治天下病人,以传先生之德。”佗即修书付吴押狱。吴押狱直至金城,问佗之妻取了《青囊书》;回至狱中,付与华佗检看毕,佗即将书赠与吴押狱。吴押狱持回家中藏之。旬日之后,华佗竟死于狱中。吴押狱买棺殡殓讫,脱了差役回家,欲取《青囊书》看习,只见其妻正将书在那里焚烧。吴押狱大惊,连忙抢夺,全卷已被烧毁,只剩得一两叶。吴押狱怒骂其妻。妻曰:“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要他何用!”吴押狱嗟叹而止。”


  棋谱有什么用?纵然学得与棋仙钟珍一般神乎其技,也只落得客死异乡!今天棋人的命运虽然好多了,但能以此为生的毕竟是少数人,而为棋耽误青春耽误前程的却大有人在!也许有一天,我们把这些带着苍老的圈点的棋谱传给后人,却被他们翻了翻,后来因为搬家太麻烦,找个收破烂的称斤卖了,再悲哀些,送到工厂加工成了卫生纸。


  其实是远虑了吧?此生乐,何必卜来生?翻着我们最爱的那些棋谱,心潮中总有一股火热的冲动。近两年来,为了提高棋艺,也为了一晌贪欢,我在旧书市场里逛呀逛,在棋谱的海洋中寻觅和收集,然后演绎,然后取舍,然后录入电脑整理,一个小小的开局库却耗费了几个月的光阴,然而却又乐此不疲,与吃顿饭尚嫌浪费时间的懒人比,这就是发自对棋艺和棋谱本身的崇高的热情呵。


  到今天,我依然沉迷于对书的追寻和阅读的快乐中,每个月依然是成百上千地购买,而每天依然在棋谱和小说中消解光阴。生活的可爱处自然远不止此,生活的诱惑处自然比比皆是,可幸的是,物欲横流时也能自豪地栖息于一方棋盘,墨守着古老的秩序。也许,有这样的幸福,就不再畏惧书蠹的烦恼了吧?


[ 作者:邹郎 | 更新时间:2005-05-10 | 浏览次数:28298次 ]


杂志首发文章版权归 邹郎 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共同拥有
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文章出处为 东萍象棋网络杂志 或 http://www.dpxq.com 均可]

-=> 杂志镜像:镜像一
-=> 版权信息 [网站地图 联系QQ:88081492 QQ群:75115383 淘宝:hldcg 微信:dpxqcom 新浪微博:东萍象棋网 微信公众号:东萍象棋网]
本站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和东萍象棋网共同拥有,文章可自由转载,特别声明的除外,转载文章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东萍象棋专业网站 Copyright 2004 东萍象棋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 辽ICP备11009884号